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4-7
關于國標HJ637-2018中硅酸鎂的處理步驟探討:在國標HJ637-2018《水質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中,硅酸鎂的處理步驟(5.8部分)是確保實驗準確性的關鍵環節。以下從技術原理、操作細節和注意事項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解析:一、技術原理與處理目的1.1高溫活化(550℃加熱4小時)1.1.1去除雜質:硅酸鎂在高溫下可分解或揮發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如烴類、脂肪酸等),避免其被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萃取后干擾紅外光譜測定。1.1.2增強吸附活性:高溫焙燒使硅酸鎂晶格結...
4-7
操作流程與技術要點1高溫活化步驟1.1設備要求:使用馬弗爐(控溫精度±5℃),并配備耐高溫瓷坩堝或蒸發皿。1.2操作細節:將硅酸鎂平鋪于容器中,厚度不超過2cm,以保證熱量均勻傳遞。升溫速率建議為5-10℃/min,避免快速升溫導致樣品飛濺。加熱完成后,需在爐內自然冷卻至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1小時),防止驟冷引起晶格破裂。2蒸餾水調節步驟2.1加水量計算:按硅酸鎂質量的6%計算蒸餾水體積(如100g硅酸鎂加6mL水)。由于水的密度約為1g/...
4-7
技術原理與處理目的1.1高溫活化(550℃加熱4小時)1.1.1去除雜質:硅酸鎂在高溫下可分解或揮發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如烴類、脂肪酸等),避免其被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萃取后干擾紅外光譜測定。1.1.2增強吸附活性:高溫焙燒使硅酸鎂晶格結構發生變化,形成更多的微孔和活性位點,提高對極性物質(如動植物油類)的吸附能力。1.1.3標準化處理:統一活化條件(溫度、時間)可確保不同批次硅酸鎂的吸附性能一致,減少實驗誤差。1.2蒸餾水調節(按6%質量比加入)1.2.1平衡活度:活化后的硅酸...
4-7
國標HJ637-2018中硅酸鎂先加熱后加水的處理目的是什么?在國標HJ637-2018中,硅酸鎂的處理步驟(5.8部分)中要求先進行550℃加熱4小時,隨后存儲時按比例加入蒸餾水,該流程的設計主要基于以下兩個關鍵目的:1.高溫活化硅酸鎂的吸附性能去除雜質與水分:硅酸鎂在儲存過程中可能吸附空氣中的水分、有機物或其他雜質,影響其吸附能力。通過550℃加熱4小時的高溫處理,可以徹di去除這些干擾物質,恢復硅酸鎂的活性表面結構,從而增強其對油類物質的吸附效率。優化孔徑結構:高溫加熱...
3-14
以下是土壤有機碳加熱器日常維護工作通常包括的內容:一、外觀檢查與清潔1、外觀檢查定期查看加熱器的外殼是否有損壞,如裂縫、變形等情況。外殼的完整性對于保護內部元件和防止安全隱患很重要。檢查加熱器的接口部分,包括電源線接口和與煙道或其他連接部件的接口,確保接口緊密,無松動或磨損。如果發現接口松動,可能會導致氣體泄漏或電氣連接問題。2、清潔工作清除加熱器表面的灰塵和污垢。由于加熱器在工作環境中可能會暴露于各種雜質中,灰塵積累過多會影響其散熱性能,甚至可能引發火災等安全問題??梢允褂?..
11-6
水質硫化物酸化吹氣儀是一種專門用于測定水樣中硫化物含量的實驗儀器。水樣中的硫化物經酸化后,生成的硫化氫隨載氣(氮氣)進入吸收瓶或吸收顯色管中,被吸收溶液(如乙酸鋅-乙酸鈉溶液或2%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隨后,選擇相應的分析方法對吸收瓶或吸收顯色管中吸收的硫離子進行分析測定。酸化吹氣儀主要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硫化物的測定。通過測定水樣中的硫化物含量,可以評估水體的污染程度,為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據。1、大容量反應瓶:可同時處理多個樣品,提高實驗效率。...
10-21
COD微波消解儀平行差距大可能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建議:一、可能原因1、操作不規范:樣品處理不當,如取樣量不準確、液面差距等。比色管的方向和插入方式不正確,影響測量結果。對于顏色過深或濃度過高的樣品未進行適當稀釋或預處理。2、試劑質量問題:使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的試劑。試劑加入順序或比例不正確,導致反應不全。3、消解過程控制不當:消解時間、溫度和酸堿度等條件未嚴格控制。消解過程中消解管蓋未擰緊,導致漏氣或濺出。4、儀器維護不足:儀器長時間未進行清...
9-24
在自然界的水循環中,水質的純凈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然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水體中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其中硫化物的污染尤為突出。為了有效監測和控制水體中的硫化物含量,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名為水質硫化物酸化吹氣儀的設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守護水源清澈的衛士是如何工作的。酸化吹氣儀是一種專門用于測定水樣中硫化物含量的分析儀器。它通過將水樣與酸性試劑反應,使硫化物轉化為硫化氫氣體,然后利用載氣將生成的氣體帶入吸收液中進行定量分析。這種方法不僅操作簡便,而且靈敏度高...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